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Telegram Linkedin | EN
教育环保

食物得来不易 悟出生活道理

新加坡的食材有九成以上是进口的;从食物的源头到我们餐桌上的佳肴,到底须要经过多少的步骤呢? 当食物摆在盘碗中,又有多少年轻人知道食物本来的模样?阔别三年,2015年5月16日的早晨,四十位年轻学子再度来到巴西班让——新加坡最主要的蔬果批发市场,探索食材变成食物的旅程。


SG20150516 EDA CYG 029
李劭威(左)为年轻学子解说,一般包菜抵达批发市场前,外层叶子仍是深绿色的,剥除的“美化”过程让包菜接近白色,其重量竟然少了一半。(摄 / 蔡岳国)

新加坡的食材有九成以上是进口的;从食物的源头到我们餐桌上的佳肴,到底须要经过多少的步骤呢? 当食物摆在盘碗中,又有多少年轻人知道食物本来的模样?阔别三年,2015年5月16日早晨,四十名年轻学子再度来到巴西班让(Pasir Panjang)——新加坡最主要的蔬果批发市场,探索由食材变成食物的旅程。

“我是榴莲!”“我是豆芽!”“我是木瓜!”

欢乐的笑语,搭配生动活泼的动作,参与第五届VERO(注)开跑活动“食悟旅程”的学子,运用不同的蔬果来介绍自己。破冰游戏后,大家在整齐划一的“Go Green, Be Bold”的口号声中正式启程!

SG20150501 EDA LYH1 004
2015年5月1日,慈青在校辅爸爸梁祥兴的陪伴下到各个商家的摊位勘察,了解批发市场处理蔬果的方式。(摄 / 连雅慧)

SG20150516 EDA CYG 010
在学子高呼“Go Green, Be Bold”的口号声并搭配整齐划一的手势中,“食悟旅程”正式启航!(摄 / 蔡岳国)

蔬果原貌 相见不相识

在这趟探索旅程中,慈青安排了不同的体验活动,让大家看见平常随手可得的食材原貌。第一站学子来到了干货区,琳琅满目的坚果一篓篓地摆放在摊位前。学子兴奋得一涌而上,开始打量各式各样的坚果和香料。

“知不知道这些坚果的前身是什么样子呢?”慈青学长江韦杰学子们带来了随堂小测验,考题包括核桃、杏仁、开心果等等。通过平板电脑,大家看到鲜艳美丽的花朵以及树上果实累累的照片,都连连惊呼无法联想到餐桌上常看到的坚果。

不仅仅是干货在处理前后的面貌差异甚大,就连常见的蔬菜,从初抵新加坡至菜市场,也是经过一连串的“美化”过程,而我们一般消费者又能了解多少呢?

一般包菜抵达批发市场前,外层叶子仍是深绿色的,剥除的“美化”过程让包菜接近白色,才能批发出去,其重量竟然少了一半。远处也看见一名菜商仔细地把偏黄或有点折损的叶子挑出来丢在地上。“如果不把这些叶子挑出来,送到市集或超市时整颗菜都不能卖。早年还有很多人来到批发市场买,现在寥寥可数了。”老先生感叹时代的变化。

看着地上一堆堆被遗弃的菜,来自南洋理工大学的钟舒云感叹道:“直接来这里买,更能减少浪费。”

SG20150516 EDA LCL1 024
一名菜商仔细地把偏黄或有点折损的叶子挑出来丢在地上,他告诉学子:“如果不把这些叶子挑出来,送到市集或超市时整颗菜都不能卖。” (摄 / 林岑玲)

SG20150516 EDA LCL1 046
老板林添水(右一)解说进口的蔬果需仰赖冷冻库储藏,耗费大量电力和水。(摄 / 林岑玲)

运输过程 耗水又耗能

除了包菜,大家所熟悉的菠菜,也是要经过“去芜存菁”才能交到消费者手上。只见菠菜摊边另一名老伯伯正在仔细地把有缺陷的菜叶剥除,并分批地装进箱子里,学子们好奇地上前询问老伯伯。

“菠菜是来自马来西亚的金马仑高原,并且是准备供应给船上的食材。”老伯伯回答。他更表示,他一天可以处理两、三篓的蔬菜,每一篓大概都得花上30分钟来处理,长期下来让他的手指都变粗了。由于这些菠菜是要供应给远洋的船只,在处理时得考虑卖相好,因此稍微泛黄、嫩芽以及有折损的部分都会被去掉。

水果批发摊后方有个两层楼高的冷冻库。只见冷冻库地上湿漉漉的,而且里面的空气寒冷得连说话时都会吐出水气。“温度只有摄氏四度,地上的水迹是冰块溶解所致。”老板林添水解释。原来蔬果集装箱内都放着保持低温效果的冰块,因为很多水果都是从非洲、美国与澳洲等温带、亚热带地区运输过来的。为了保鲜,能源和水源的消耗很大。

“新加坡进口的水果已经没有季节性,因为同一种水果可以到不同季节的地方去采购。”林添水继续为学子们详细解说。然而,水果不像蔬菜,可以把部分不美观的部分去除;只要有部分腐烂,整颗水果就会被丢弃。

“想到这些蔬菜水果因为有缺陷而直接被丢弃……觉得很可惜。”从马来西亚古晋前来南洋理工学院念书的杨晓琪看了这一幕,期许自己更珍惜盘中餐。

SG20150501 EDA LYH1 033
看似简单的挑菜工作,长期下来却让工人的手指都变粗了。(摄 / 连雅慧)

SG20150516 EDA LCL1 012
“想到这些蔬菜水果因为有缺陷而直接被丢弃,不能回收做堆肥,就觉得很可惜。”杨晓琪(左二)自我期许,更加珍惜盘中餐。(摄 / 林岑玲)

减少浪费 自救而救他

结束参访行程后,学子们回到了新加坡国立大学宿舍进行讨论与分享。

“小姐,有看到合适的菜吗?”蔬菜摊主向顾客问道。“你这里的包菜都不美的,还有小黑点!”一个上班族女士挑剔着。被拒绝的蔬菜摊主急忙转身向蔬果供应商施压,供应商最后只好和农夫说:“你再不改种其他品种外加特强农药的话,就没法做生意了。”只见农夫只能一边擦汗,一边唉声叹气。

这一幕短剧,道出从餐桌到产地的反馈——农夫种米种菜不再只是满足消费者的肚子,还要照顾到蔬果的美观。

司仪黄晓燕提到在法国有个特别的蔬果市集:“为了让消费者体认到不美观的蔬果并不是不能吃的,进一步提倡减少食物浪费的概念,农民将那些不够美的蔬果统一降价30%出售,结果两天下来平均每一摊都卖出了1.2公吨蔬果。”

提到食物浪费的问题,来自南洋理工学院的杨晓琪赞同说:“我们人类浪费了太多食物,只因我们一时的挑剔就产生这么多的浪费。”

不只是浪费食物,近年来气候变迁也深深冲击了数十年来稳定的粮食价格。在《人文讲堂——自救而后人救》影片中,资深慈济志工谢景贵提到,在气候失调下,许多国际粮仓大国也都限缩自身的粮食出口,这对仰赖进口远方粮食原物料的国家,尤其是贫穷落后的国家无疑是雪上加霜。

如今是地球村时代,人人都需要居安思危,谢景贵提到了“选当地、选当季”的概念,减少对远方进口的依赖。“我们种什么就吃什么。”

SG20150516 EDA CYG 038
来自南大的钟舒云(左二)认为:“我们应该要放下对于外观的追求与执着,还有那一念挑选时的分别心。这样的转念对于改善人类、地球的未来帮助很大。” (摄 / 蔡岳国)

SG20150516 EDA CYG 048
结束参访行程后,学子们回到了新加坡国立大学宿舍进行讨论与分享。(摄 / 蔡岳国)

素食环保 落实生活中

“食悟旅程”来到了尾声时,慈青学长李劭威向大家说明了素食与环保的关联性。他举例说:“我们为了产出一公斤的牛肉,必须消耗7公斤的小麦、16公吨的水,并同时产出了13公斤的二氧化碳、甲烷气体、40公斤的排泄物与35公斤被污染的表土层。”

为了满足人类的口腹之欲,蓄养动物不仅仅得消耗许多可供应更多人的粮食与水,而且还会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数据显示,畜牧业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比交通运输的排放量来得高。”目前在南洋理工大学从事环保科研的李劭威说:“畜牧业排放出如此多温室气体,并造成大量的森林开发。”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共有73亿人口,但我们却畜养了10亿头猪、14亿头母牛、11亿头羊以及190亿只鸡。如此计算,每秒钟就有两千只家畜沦为我们的盘中飧。

慈青学长陈志勋在总结时表示:“人对于知道和感受是不同的,就像我们知道饥饿是难受的,但实际感受到饥饿的难忍就又是另一种境界。我们参加完这趟‘食悟旅程’后,不仅知道食物浪费的问题,更是亲眼看到食物的浪费是如何严重。”他勉励所有伙伴要能把这些感受跟家人朋友分享,把所学推广并落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钟舒云认为:“我们应该要放下对于外观的追求与执着,还有那一念挑选时的分别心。这样的转念对于改善人类、地球的未来帮助很大。”特别是这天所看到的数据,如一年浪费了多少食物等,更是让钟舒云警醒,从而反省自己的消费态度,并期许能改变自己,更要影响别人。

SG20150501 EDA LYH1 018
食物的运输和批发过程中,有着许多看不到的浪费,如蔬果本身、包装材料、能源、水源等。(摄 / 连雅慧)

SG20150516 EDA LCL1 004
“美化”过程让包菜从深绿色变成接近白色,其重量竟然少了一半。(摄 / 林岑玲)

注:
2011年4月,新加坡慈青发起“素食英雄”素食推广运动,简称VERO(Veggie Hero)。通过累积餐数等有趣的动态活动推广素食,VERO办过的活动有“素学地理跑透透”、“素食料理大挑战”等。2012年7月21日,VERO曾在巴西班让蔬果批发市场举办“跑吧VERO——菜市场跑透透”。2013年,VERO活动以“素食八分饱,两份助人好”为主题;2014年则配合“浩瀚父母恩”演绎推广斋戒;2015年已经迈入第五年。


延伸阅读